快捷搜索:  

古墓中挖掘“告地书”,本色让人忍俊不禁

"古墓中挖掘“告地书”,本色让人忍俊不禁,这篇新闻报道详尽,内容丰富,非常值得一读。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,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。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,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。 这篇报道的观点独到,让人眼前一亮。 新闻的写作风格流畅,文笔优秀,让人容易理解。 "

当人们提到古墓的时候,脑海中出现的是神秘和对黑暗的恐惧(Fear)。但是考古教授在面对古墓的时候,用一种尊重历史(History)的态度去面对,与此同时,他们(They)还发掘出许多珍贵的文物,让人们可以在博物馆欣赏古人的智慧。而考古发掘的时候,经常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文物,比如今天(Today)说的这件文物,他竟然是墓主写给“阎王爷”的一封信,而信的内容也是让人忍俊不禁。

湖北省荆州古城北面有一大片区域,这里就是纪南城,是古代东周时期楚国郢都的故址。郢都被白起攻陷之后就变成了废墟,但是到了秦汉时期,因为地理原因,这里成为了许多贵族的墓地,所以在这片区域内有大量的秦汉古墓。

所以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,这里就被保护起来,一直到1973年才开始陆陆续续的发掘。当人们发掘到168号西汉古墓的时候,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尸体,不仅五脏俱全,而且皮肤尚有弹性,在2000多年前来说,这个防腐的技术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。

随后在古墓中发现了大量的陪葬品,其中也有记载墓主身分的竹牍,按照竹牍所示,墓主是西汉时期的“五大夫”,名叫“遂”,根据西汉官爵等级来计算,这位元“遂”算是一个中等贵族。

所以古墓中的随葬品都比较珍贵,然而在墓主尸体的旁边,放着的一份竹简引起了教授的主意,能放在墓主身边的文物一定非常具有研究价值。但因为年代久远,这份竹简上面的文字模糊不清,考古教授便把竹简,和其他收集到的各种文物带回了文物部门,准备进行(Carry Out)后续的研究。

因为墓主“遂”的发现比较特殊,所以对于他的研究就比较多,而他身边放着的这份竹简也很快被考古教授翻译了过来,原来这是墓主写给阎王爷的一封信。

信的开头写道: “十三年五月庚辰,江陵丞敢告地下丞”,意思就是墓主向地下的阎王请安。随后写的是自己“携带”了大量的侍卫和女婢,还有许多的财产。而最后一句话是: “可令吏以从事,敢告主。”

整体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:本人带了许多财产和奴婢向阎王报到,希望(Hope)阎王可以给几分薄面,让他有个一官半职。

看到这些内容后会觉得很有意思,这位“遂”在世的时候,是一位享尽荣华的爵爷。死了还希望(Hope)用陪葬的这些财富来换取阴间的官职,确实让人哭笑不得,忍俊不禁。

但是在考古教授的眼中却很平常,教授介绍说:在秦汉时期,这种请求阎王的事情是一种习俗,在当时叫做“告地书”,是一种丧殡用具,只是向墓主这种明目张胆想要贿赂求官的“告地书”却很少见。

可见这位墓主在世的时候经常使用这种方式为自己谋求官职。所以才会写出这样的“告地书”。

 


古墓,内容,忍俊不禁,专家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赞(635) 踩(78) 阅读数(3690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加载中......
发表评论